他多年来研习书法,对话古人,是一位书法艺术的传承者;
他的草书灵动俊逸,疏朗从容,是一位书法艺术的探索者;
他在创作之余出版刊物,组织活动,是一位书法艺术的推动者。
他就是来自中国冀中平原的书画家――孙永吉。
沉醉墨海 书画人生
――记中国书画艺术家 孙永吉先生
我一直认为,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,是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方式和世界对话。孙永吉先生是幸运的,他找到了和自己对话、和世界对话的最美妙的方式。
孙永吉先生,1969年出生于中国河北省沧州市,是明末著名将相孙承宗的后裔。沧州书画氛围浓厚,永吉先生的父亲孙瑞成先生就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书画家,主攻人物、山水、花鸟,尤其擅长指墨作画。受家学影响,永吉很小就与书画结缘。
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,在沧州的一个普通农村,生活水平还比较低,更没有什么玩具。在父亲的指导下,年幼的永吉拿起毛笔,开始涂鸦。
在永吉先生的回忆里,对童年的主要印象就是写毛笔字。完成老师交待的作业之后,他和弟弟还必须要多写一篇毛笔习字,颜真卿的楷书,每天五十个字。这是父亲布置的额外作业。别的孩子快快乐乐去玩耍,但永吉不能,他必需要写完毛笔字这一雷打不动的家学任务。
仿佛是命中注定,永吉先生就这样与书画结缘,且别无选择。我们很难说,永吉先生在幼年时就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但是当时的压力,的确为他的书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随着年岁渐长,永吉先生渐渐喜欢上了书法。他学过唐楷,临过魏碑,深入研究过宋四家的作品……楷、隶、行、草,无不涉猎。经过多年锤炼,他在书法创作上四体皆能,尤其对草书情有独钟。风骨烂漫而法度严谨,不正是他自己性格的写照吗?
从懵懂无知到主动修习,永吉先生的书法艺术渐入佳境。曾经叛逆的年青人被笔墨治愈,与笔墨达成和解,相互成全。
从此,永吉先生畅游在笔墨的世界里,乐此不疲。笔起墨落之间,“二王”的中和之美,黄庭坚的纵横奇倔,苏轼的朴拙尚意,王铎的舒朗大气,于右任的老道淡定,均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依稀可见。随着书法功力日臻成熟,他也逐渐树立起自己的鲜明风格。
永吉先生其人不拘小节却恪守其志,性情豪放但不忘初心。字如其人,他的书法虽肆意纵横,却意韵与法度并存,作品以行、草书为主。观其运笔,悬针中锋,既有气息连绵、跌宕起伏之感,又不失遒劲苍润、枯老之志。他笔下的线条时方时圆,笔力健挺;曲线式行款左奔右突,收放自如;墨色燥润相间,浓淡有致。他的笔法张弛有度,气韵飞扬。时而云烟聚散,时而电掣雷奔;时而乱云飞渡、触遇成形,时而龙虎奔腾,飞动增势。狂放不羁的气势,变幻莫测的笔意,参差错落的章法,使得他的作品富有强烈的空间节奏变化,呈现出明显的律动之美。
书者的情感变化跃然于纸上,作为观者,我们也追随他笔法体势中流露的真趣,任凭情感随之跌宕起伏。
永吉先生喜欢看。
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随着年龄增长、阅历增加以及对艺术认知层次的提升,永吉先生越发感觉追踪溯源的重要性。从千年之前的甲骨文,到近现代的名贴佳作,他象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研究古人前辈的经验。走进他的书房,但见案台上、屏风上、门上、墙上,随处贴挂着他所爱的书法作品。他常常手捧字贴,畅游在字里行间,认真揣摩这些作品体现出的情绪和思想,数个小时不忍释手。永吉先生认为草书最能体现性情,甚至这个人的生活经历、文化底蕴,都能从作品中看出来。那些留下精华的前人,好像是一个个老朋友,虽没见过面,却时刻期待相遇。
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当代社会,永吉先生是为数不多的重新回归传统的艺术追求者。在与前人的对话中,他完成了传承经典与变通古法的融会统一,这使得他的作品既真挚自然,又圆浑高雅,给人以极致的美感享受。
永吉先生喜欢写。
很多人都说,永吉先生的性情与书法有缘。尤其是草书,达其性情,兴其哀乐,特别能彰显永吉先生放浪形骸、无拘无束的鲜明个性。但是永吉先生最喜欢“写”的过程,让心静下来,专注于笔尖,笔意连绵,一泻千里,物我俱忘。
身边的至亲好友早已习惯了永吉先生在 “写”时如痴如魔的状态。凌晨起夜,却久久不回,再一找,身着睡衣的永吉先生正挥毫泼墨写在兴头儿上;爱人紧急住院,命永吉回家急取所需物品。永吉却在匆忙穿堂入室之时无意瞥见了案台上的毛笔,心中难耐诱惑,暗想只写两个字就走。谁知这一写便忘了时辰,成为多年后家人仍当笑话提起来的情感欠帐。
“执笔挥就一世过往,铺纸落尽半生浮沉。”这是他与自己对话的美妙时刻。生命如莲,不急不躁,安静绽放。
永吉先生喜欢悟。
真正的艺术,来自对生活的深度思考与表达,没有文化支撑的艺术作品华而不实。
永吉先生认为,书法艺术讲究字外功很有必要,必须内外兼修。他经常和沈鹏先生等好友探讨这个话题,提出在多读、多临名帖的前提下,还要多了解中国经典的文学、史学和哲学,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。
艺术来源于生活,作为一名书法家,闭门造车最不可取。永吉先生每年都要外出游历,寻找灵感。远离城市的喧嚣,流连于山水之间,使他能够吸取大自然的养分,充分享受天然之美的熏陶。开阔的心境体现到笔墨之间,风行雨散,润色开花,道法自然,浑然天成,形成了永吉先生在书法创作上追求真我、顺其自然的艺术特色。
时下流行孤独至上的伤感美,但永吉先生的作品中却随处洋溢着手可触摸的人间温度。好酒和挚友,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贝。他的豁达,他的性情,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,他洒脱练达的处世态度,都成为他用来修练自己的过程。于是,字如其人,厚重淳和、自由畅达,借助不可遏制的艺术激情,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既沉着痛快,又灵动抒情,极富浪漫主义情怀。
在深入研习书法艺术的同时,永吉先生不忘接过指墨画传承的重任。作为孙氏指墨画第五代传人,他继承传统技艺,更力求体现时代审美。他还开门授徒,在精心守护指墨画的魅力与尊严的前提下,希望这一传统技艺能植根于人民大众之间,枝叶繁茂,无限延续。
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。永吉先生的书画作品赢得国内外书画艺术爱好者的盛赞,他本人也因此获得无数荣誉。孙永吉先生现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,中国台北书画院名誉院长终身客座教授,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首席艺术家,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。在世人眼中,他通过天赋加努力,完成了百炼成钢,已经是人生赢家。
但是在永吉先生看来,艺术追求永无止境,年过五十又是起点。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,形成自己的风格,再加上符合时代的审美特色,形成书画艺术的创新,是永吉先生此生期待的终极目标。
择一事,终一生。在笔墨纸砚组成的方寸天地里,永吉先生寻找并体悟纵贯古今的精神力量。他的执着,他的浪漫,此刻都化为痴迷,形成深入骨髓的文化自觉。他用这种方式和世界对话,更和自己的生命对话。他的作品直指心灵,超越时空,让人的灵魂和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,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。
采访后记:
和永吉先生在他的书房悠斋中畅聊。阳光正好,悠斋中错落悬挂、摆放着从甲骨文到当代书法家的作品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,无不展示着先生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执着。我不由生出“今夕何夕”的感慨,羡慕这份大隐隐于市的沉静与超脱。
窗外,几个好友正在厨房悄声忙碌,让人可以触摸到人间烟火的温度。
据说,只有慈悲和善良的人才能洞悉这个世界的真相。永吉先生透过笔墨与大千世界对话,从容自在,既能看透规律又能充分享受其间乐趣。人间识味,墨中得友,烟火暖心,书画怡情,时光静好,岁月悠然,这也许就是一位书画家至真至朴的情怀吧……
作者 祝卿好